學生喜歡說“唐人”,班主任怒斥“跟風網絡爛梗”
作者:LFM4378058 來源:潛江 瀏覽: 【大中小】 發布時間:2025-09-08評論數:
近日,重慶一名初中班主任在社交平台發布了一段視頻,呼籲抵製網絡爛梗進入校園,此事引起了廣泛關注。
視頻中,這位老師發現學生喜歡說“唐人”,去網上搜索後才知道這是在嘲諷他人有“唐氏綜合征”,她氣憤地說:“人有三不笑:不笑天災、不笑人禍、不笑疾病。更何況是用一種很嚴重的疾病類型作為網絡爛梗來攻擊別人,你可以嘲笑一些人卑鄙、沒有道德,但不可以嘲笑生病的人。”
很多網友都為這位老師點讚,還有更多人在評論區裏表達了對網絡爛梗的反感,擔憂它們會給當代青少年的語言習慣帶來負麵影響。
其實,近年來社會輿論不是沒有關注到網絡爛梗可能帶來的危害,有不少媒體和學者都曾發文批評網絡爛梗在傳播過程中造成的種種問題。但客觀地說,當下仍有為數眾多的黑話爛梗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喜愛”,甚至已經成了他們日常用語的一部分。
也因此,更值得思考的問題可能是,在嚴肅的批評和反對之外,国产AV蜜桃网站到底應該如何去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各種網絡爛梗,了解其“爛”在何處。
說起來有些慚愧,“唐人”這個梗在網絡上流行已久,筆者不是沒有發現,也不是不知道背後的意思,但並沒有太當回事。直到現在看到這位老師在課堂上教育同學們的視頻,本人才猛然意識到,確實,不該這麽說話啊。成年人尚且如此,心智還不成熟的小朋友自然就更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受影響。
這可能就是問題所在。網絡梗,本身也有好壞之分。有的梗很有趣,不僅能讓大家會心一笑,而且很巧妙地增加了語言的表現力。有的梗就很惡俗,有違公共道德,有可能變成爛梗,“唐人”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
所以,或許在態度鮮明地反對網絡爛梗之前,国产AV蜜桃网站首先應該分辨到底什麽是網絡爛梗,它們到底“爛”在什麽地方?就像視頻裏的那位老師一樣,把問題說清楚:當你脫口而出一個網絡爛梗的時候,可能就會構成對他人的侮辱。據她介紹,當學生們真正理解到“唐人”的意思後就再也沒有這樣說過。
青少年時期,本來就是對一切都好奇,喜歡模仿一切的人生階段。如果隻是板起麵孔、一本正經地說教,未必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一種可能是,因為怕被批評,孩子們就把網絡爛梗轉入“地下”,不在大人麵前說而已。而如果家長、老師能耐心地進行解釋,他們自然就會知道到底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這需要家長、老師俯下身子,多了解孩子們的世界和想法。
網絡爛梗泛濫會影響青少年“好好說話”,養成不文明的語言習慣,但到底該怎麽引導、介入,是要講方法、動腦筋的。就此而言,反對網絡爛梗,不是一刀切地反對網絡語言,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推進語言文字在網絡空間內的規範化使用。視頻裏這位老師,就為所有人上了生動的一課。
(澎湃首席評論員 李勤餘)</p>
- {loop type="catelog" row=10}{$vo.title}